《西游记》第一回开篇诗:
混沌未分天地乱,茫茫渺渺无人见。
自从盘古破鸿蒙,开辟从兹清浊辨。
‘覆载群生仰至仁’,发明万物皆成善。
欲知造化会元功,须看西游释厄传。
所谓至仁,就是尽可能地保障群生和谐生存。
保障群生和谐生存,依靠的是至仁。
什么是至仁?至仁是最大限度地做到仁。即尽可能地保障适应自然环境的生物生存下来;同时,淘汰不适应自然环境的生物。
因为有了‘覆载群生’的至仁(出发点),才使得发明的万物皆成善(落脚点)。没有前者,就没有后者。
不能保障群生和谐生存的种种因素,必须消除。
这些因素就是群生和谐生存的危厄。
《西游记》故事中描写的种种妖魔鬼怪就是危及群生和谐生存的种种危厄。既要保障群生和谐生存,又要消除这些危厄,是靠‘至仁’做到的。
这就是在数以亿万年计的十分漫长的进化过程中,大自然的进化功绩。
《西游记》第一回开篇诗中,称其为《西游记》造化会元功。
《西游记》第一回写道:
盖闻天地之数,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,将一元分为十二会。可见会、元,是度量天地漫长变化的计量天数的单位。
‘造化会元功’,就是在数以亿万年计的十分漫长的进程中,大自然的进化功绩。
有学者认为,造化会元功是一种气功功法。这可谓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啊!
第57回,因悟空打死许多草寇,被唐僧赶走。
悟空到观音菩萨那里去告状。
菩萨道:
“唐僧奉旨投西,一心要秉善为僧,决不轻伤性命。似你有无量神通,何苦打死许多草寇!草寇虽是不良,到底是个人身,不该打死。比那些妖魔鬼怪不同。那个打死,是你的功绩;这人身打死,还是你的不仁。赶走那些草寇,自然救了你的师父。据我公论,还是你的不善。”
评论:
正如一个人犯了错误,经说服教育(出发点是仁,善),改正了错误,又融入和蔼社会(结果是善);如果不经说服教育(出发点是不仁,不善),就严加惩处,使其脱离了和蔼社会(结果是不善)。采用前一种方法,就是执中庸;采用后一种方法,就是反中庸。
评论